五月暖风过
六月蝉鸣起
站在七月的开端
一年已过半
7月6日,小暑
夏天正式敞开它那炽热的胸怀
开启真正的盛夏狂欢模式
今年的小暑位于三伏之初伏前
全国多地进入梅雨天气
处处展现出天色昏暗
雷声炸响的山雨欲来风满楼画卷
小暑在传统医学中有“长夏”一说
长夏在五行中属土
与中医五脏的脾相呼应
这一节气前后
人们很容易出现胃口下降
口干口苦、疲倦乏力
烦躁失眠、体重减轻等症状
文学作品中常以“苦夏”来形容
要想苦夏不苦
养生当做好这几点
饮食养生
近日气温逐步升高,盛夏特征越来越明显,接连而至的雨天加重了空气中的湿度,我们的身体很容易受湿热邪气的侵袭,出现疲倦乏力、头身困重、食欲不佳等症状。
此时饮食养生既要注意清热祛湿,也要注意健脾化湿,宜以清淡为主。凉拌黄瓜、清炒莲藕、绿豆汤等都很适合这个季节消暑。
脾胃为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,脾主运化,胃主和降。受高温、高湿影响,寒湿困脾影响运化,外在表现为胃口不佳,若你在夏日,经常感觉没胃口不想吃东西,大概率就是这个原因。
可多饮甘草芡实代用茶,将困住脾运化的寒湿之气赶走,增加食欲。
起居养生
夏日昼长夜短,天气炎热,为防暑降温养心,当晚睡早起。
但睡眠时间过短,会影响身体机能恢复,所以夏日午间宜小憩,以帮助身体缓解疲劳,以更充沛的状态投入到下午的工作和生活中。
情志养生
夏季在五行中属火,对应的脏腑为心,心主神志,汗为心之液,故炎热天气之下,人们常会出现心神不宁,失眠多梦等症状。小暑后伏天将至,更需要调养情志,做到心静自然凉。
古人还认为,盛夏七月,不宜太苦思费神。因为天气本就炎热,苦思冥想本就消耗精力与体力,劳神劳心,所以7月就处于生活张弛有度中的“弛”状态,适当的放松下,每年的暑假安排七八月份,大意也是如此。
运动养生
夏日宜静,自然也不是一个适宜剧烈运动的时节。但不做剧烈运动不代表不运动,生命在于运动,尤其是经常久坐的办公族朋友们,更需要动静相结合,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满足大脑供氧需求,更能提升工作和学习的效率。不过夏天的运动要有度,比如散步、站立、瑜伽、游泳等,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。
唐代诗人元稹
在《小暑六月节》一诗中
很好地概括了小暑时节的特点
倏忽温风至,因循小暑来
竹喧先觉雨,山暗已闻雷
户牖深青霭,阶庭长绿苔
鹰鹯新学习,蟋蟀莫相催
小暑后
日子被蝉鸣声拉得悠长
风穿透阳光,四处游荡
愿你我在顺遂中平平淡淡
日日欢愉,落落清欢
在惬意和悠然中
迎接三伏天的到来
为一年的健康筑牢基础